五、唐代的乐制
乐制是指礼仪中关于音乐的制度。
《新唐书》记载:“三代既亡,礼乐失其本,至其声器、有司之守,亦以散亡。自汉以来,历代莫不有乐,作者各因其所学,虽清浊高下时有不同,然不能出于法数。至其所以用于郊庙、朝廷,以接人神之欢,其金石之响,歌舞之容,则各因其功业治乱之所起,而本其风俗之所由。”[30]
隋灭陈,始得其乐器。当时的音乐家们开始编制乐谱。但依京房六十律。因而以六倍之,为360律,相当于一年360天,又以一律为七音,一音为一调,凡12律为84调。而终隋之世,所用者黄钟一宫,五夏[31],二舞(周文王、武王之乐制)、登歌(升堂奏歌),房中(宫廷音乐)等十四调而已。唐兴即沿用隋乐。武德九年(626年),始诏太常少卿祖孝孙、协律郎窦璡等定乐。唐乐对隋乐进行了大的改进,十二钟皆用。“唯乐章则随律定均,合以笙、磬,节以钟、鼓。乐既成,奏之。”[32]但唐太宗谓侍臣曰:“古者圣人沿情以作乐,国之兴衰,未必由此。”他认为:“朕闻人和则乐和,隋末丧乱,虽改音律而乐不和。若百姓安乐,金石自谐矣。”[33]因而,“唐为国而作乐之制尤简,高祖、太宗即用隋乐与孝孙、文收所定而已。其后世所更者,乐章舞曲。
至于昭宗,始得盈孙焉,故其议论罕所发明。若其乐歌庙舞,用于当世者,可以考也。”[34]
武德九年(626),高祖李渊始命祖孝孙修定雅乐。祖孝孙以“陈、梁旧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为大唐雅乐。”[35]。《大唐雅乐》:“一曰《豫和》二曰《顺和》,三曰《永和》,四曰《肃和》,五曰《雍和》,六曰《寿和》,七曰《太和》,八曰《舒和》,九曰《昭和》,十曰《休和》,十一曰《正和》,十二曰《承和》。用于郊庙、朝廷,以和人神。孝孙已卒,张文收以为《十二和》之制未备,乃诏有司釐定,而文收考正律吕,超居郎吕才叶其声音,乐曲遂备。自高宗以后,稍更其曲名。开元定礼,始复遵用孝孙《十二和》。”[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