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江农校,归属湖南省农林厅,是个农业中等学校,实行从高小毕业生中招生的五年一贯制,所授的文化知识,接近于完中。故大专、本科毕业生分配到农校任教都比较正常。问题在于那里偏僻、贫穷,难以分配到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袁隆平是唯一来自大城市的教师”,当时就有人认为,出自书香人家和名牌大学、很有学问的他来到农专,“真是屈才了”。[18]再如,袁隆平“是全校第一名外语过关的专业教师”,这也说明,1949年后袁隆平之前,鲜有比较好的大学出来的学子去安江农校任教。
图片
青年袁隆平
此外,袁隆平学的是“遗传育种专业”,湖南农林厅开具的介绍信也是“任作物教员”,可学校最缺的是俄语教师,故袁隆平第一年教的是俄语。则姑且不论当时非师范的大学毕业生,去中等农业学校做教师是否普遍现象,这至少说明,袁隆平所学的专业,不是安江农校最急需的。换句话说,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做老师,更没有想到先做一个“代课教师”。那么,我们是否有理由推理,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很少愿意去安江的,而袁隆平是“历史反革命”的儿子,他不敢不去、也不得不去;而安江不管急需不急需,一个本科生去总是有用的。可能就这样,袁隆平来到了安江。
尽管袁隆平是一个“不记伤痛”的人,其本人从来没有说过,他来安江是家庭出身的原因,诸多传记作者似也没有提出过这个问题,但从相关论述中,仍留下了一些情绪低落的蛛丝马迹。如袁母得知孩儿被分配到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安江时,“不觉黯然神伤”[19],如果正常的分配,会有如此阴暗的情绪吗?再如,袁隆平第一次给同样出身不好的邓则的情书中,有“穿越凄风苦雨”一句,这里的“凄风苦雨”,仅仅是形容天气恶劣吗?又再如,他在《寸草仰春晖——从杂交水稻这项科研成果看党的领导》(《湖南日报》1981年6月30日)写到,“即令在十年内乱中,党也在关心、扶持着科研工作,而不是只留下创伤和荒漠”,这里的“创伤和荒漠”,仅仅是指工作中的艰辛和生活中的困苦吗?[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