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没有宗教情怀的人,当他了解了袁隆平青年时代的经历后,往往也会发出“天意”的感慨:他学农是一个天意。如他第一次接触的“农村”(小学一年级学校组织的郊游),是某资本家开设的一个非常漂亮、充满生机的园艺场,他从此就爱上了农业。后来他自己坦言,如果当时看到的是真实的农村,就不会选择学农。再如,他在南京解放前夕,随家人来到了重庆,这就决定了当年报考大学,志愿已几乎没有选择了。又再如,1951年,他选考上了空军,第二天就要到航空学校报到了。可当晚接到通知,说经济建设急需大学生,空军就在高中生中招就行了。于是,他们一行8人就都退回了学校。复如,1952年,他在成都参加国家游泳队在西南区的选拔赛,因赛前吃坏了肚子,影响了他正常发挥,只获得第四名(取前三名),与国家游泳队擦肩而过。
这里假设有一个“如果”,他就进不了“农门”。
还有,在学生时代,袁隆平的其他成绩并不冒尖,唯英语突出,这在其后直接查阅外文资料、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向世界推广杂交水稻技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片
袁隆平论文手稿
接下来的事更神奇。就以那篇开创性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发表和作用来说吧。
其一,录用的幸运。当时在那权威的刊物上发表的作者,几乎都来自大的研究单位。如据对当期能在知网上查阅的18位第一作者的单位看,除了袁隆平,几乎都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权威的研究单位(不知为何,袁隆平、彭瑞伍、王天保等3个第一作者,文章中没有标注工作单位,彭、王的工作单位,通过其它渠道查到),作为一个名不经传的农业中专的普通老师,能在权威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实属罕见。惜目前似仍未知谁录用了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