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喻的认识论的意义
柏拉图的认识论思想是建立在他有关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二元对立的本体论基础之上的。而柏拉图的本体二元论思想是对巴门尼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与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等人把流变不居的感性世界当做真实存在的观点相反,巴门尼德区分了“存在”和“非存在”。在他看来,只有永恒的、唯一的和不变不动的东西才是存在,因为处于流变之中的事物没有定形,因而是转瞬即逝的,这种变化无常的东西不能定义。巴门尼德的“存在”概念是抽掉了一切感性特征和数量规定,对事物进行各种抽象之后的最基本的规定。
拉图持有非常严格的知识概念。他不接受直接的知识(见《泰阿泰德篇》),也没有关于将感性世界(Meno)的真实信念作为知识的思想。从图1-2可见,只有“理念”和“理智”属于知识范畴,“猜想”、“信念”只属于“意见”。而意见只属于知识与无知的中间状态。
三、洞喻
柏拉图构想了一个洞穴寓言(Allegory of the Cave)。想像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514A-B)。
1.监禁在山洞里。
柏拉图首先说道:苏格拉底让格劳孔想像一群人从出生就被囚禁在山洞。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着洞穴后壁(514a-b)。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着路边已筑有一堵矮墙。矮墙的作用像傀儡戏演员在自己和观众之间设的一道屏障,他们把木偶举到屏障上头去表演。他们以为他们看到的就是真正的人,他们以为世界就是他们面前的那堵墙。他们已经习惯于这种生活,他们从没有想过要挣开锁链去洞外看一看(514b-51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