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来到一片草地上,看到有许多马、驴、骡。你能很快地分辨出哪些是马,哪些是驴,哪些是骡。按照柏拉图的理论,这是因为在你的灵魂里有马、驴、骡的理念或型式。灵魂里的马、驴、骡的理念或型式是唯一的、不变的,你在草地上看到的马、驴、骡的颜色、大小等是多种多样的。柏拉图称它们是灵魂里的马、驴、骡的理念或型式的摹本。
柏拉图把世界分为可见世界(感性世界)和可知世界(理念世界)。可知世界是本原、本质,由理念来定义;可见世界是派生、影像的现象世界,如草地上所看到的一切,所以不能有一个共同的定义,全都处在理念之外(亚里士多德,2016:17)。理念是“一”,感性的东西是“多”,自然界是理念世界不完美的“摹本”。为说明这个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篇》分别用日喻、线喻和洞喻来形象地解说。
一、 日喻
柏拉图在《理想国篇》第六卷(507b-509c)中用太阳做类比(Analogy of the sun),用于格劳康(柏拉图的哥哥)和苏格拉底之间的对话(由后者叙述),以此解释理念问题。
苏格拉底和格劳康讨论“善”的问题。并想给“善”下一个定义。苏格拉底说:“每一个灵魂都追求善,都把它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人们直觉到它的确实存在,但又对此没有把握;因为他们不能充分了解善究竟是什么,不能确立起对善的稳固的信念,像对别的事物那样;因此其他东西里有什么善的成分,他们也认不出来。”(50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