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的印象中,作为演员的姜文一向很man,而作为导演的他也一贯很man,正如其新作《让子弹飞》,不出所料,又是一部让女人走开的电影——女演员能被人记住的大概只有那两只跃然而出的小白兔)。虽然电影的场景设定在北洋时期的西南地区,但从风格上来说,《让子弹飞》是一部典型的中国西部片。总体评价,《让子弹飞》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演员一线,段子一流,台词风趣,有流行的潜力;另外就是,电影节奏明快,现代感强,精神气足,鸡血味浓。当然,在革命史观中,“打鸡血”并不是个坏词,譬如去年的《十月围城》和这次的《让子弹飞》,实则是同一类型,前者说的是为什么要革命,后者说的则是如何革命,归根结底,反抗暴政非革命不行,而革命又非暴力不行。历史写多了,电影中的一些历史场景也就似曾相识,如“割肚验米粉”一节,如没有猜错,应来自中法战争中的一个传闻,冯子材部的某士兵吃了一碗米粉被店主污蔑为两碗并辱及冯军,该士兵为证明清白,割肚而亡,店主后被正法。
当然,这等细节无关宏旨,倒是影片中的十大历史隐喻颇值得玩赏,姑与诸位分享之(且不论是妄想还是胡猜)。1、火车为什么要马来拉——电影一开始,马县长带着老婆、师爷去上任,坐的火车很有个性,因为它是用马来拉的,而电影的结尾还是马拉着火车跑了,前后呼应,应不是随意安排。鉴于电影中浓厚的革命情节,加上电影的大背景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马拉着火车”隐喻的实质上是“辛亥革命换汤不换药”,表面上打着“民主共和”的幌子,骨子里却仍旧是从前的专制,甚至更加的不伦不类甚至等而下之。类似的隐喻还有没有出现的九个县长——就算是来九十个县长,也改变不了社会的基础和根深蒂固的传统,因为底层的基础不是“拔苗助长式”的革命所能改变的。2、十八星旗——之所以说电影有辛亥之印象,主要证据是反复出现的十八星旗。各位,十八星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