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理念”与“摹本”也会有差异。柏拉图说:“现在你必须承认,这个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它乃是知识和认识中的真理的原因。真理和知识都是美的,但善的理念比这两者更美——你承认这一点是不会错的。正如我们前面的比喻可以把光和视觉看成好象太阳而不就是太阳一样,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真理和知识看成好象善,但是却不能把它们看成就是善。善是更可敬得多的。”(508E)也就是说,“摹本”可能达不到理念。
第四,日喻、线喻和洞喻不是平行关系,而是一种深化发展。
(1)日喻是一种简单的经验类比。苏格拉底将“善”与太阳做直接的经验类比,利用太阳的形象来帮助他的论点更加生动、形象地来解释理念与摹本的关系。
(2)线喻是柏拉图将理念论建立在他有关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二元对立的本体论基础之上。这种寓言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经验类比。它实际上刻画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全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一个从不清楚到清楚的过程。在感性认识中,获得的只是“意见”,而在理性认识中,获得的是真理或知识。
(3)洞喻将洞内和洞外比喻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通过这个寓言,说明人们满足于现状,灵魂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追求真理或知识,追求善,是一个克服“无知”的痛苦的过程。作为哲学家王应该把追求善,启蒙和解救民众,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