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铜质圆孔圆形圜钱可能由秦国首先铸行。
根据考古报告,圆孔圆形的圜钱最早出土于战国中期的魏国(董良义,2012),因而,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铜质圆孔圆形圜钱首先由魏国铸行。另一个理由是魏国比秦国经济发达,虽然秦国也铸行铜质圆孔圆形圜钱,但是从魏国学习而来的。这些观点没有解释力。
我认为,铜质圆孔圆形圜钱可能由秦国首先铸行。理由是:
(1)
三晋(魏、赵、韩)、两周地区从春秋时期开始就铸行铜铲布币。这些地区流通的圜钱也是少量的。一般来说,在春秋或战国早期,开始允许私人铸行钱币。你能铸造供应钱币,不等于别人会接受。因而,在一个地区使用第二种货币是很困难的。如果是秦人在使用圜钱,魏国人尤其是与秦人有贸易往来的魏国人就不会拒绝使用圜钱。否则,人们不会轻易使用第二种货币。这是经济常识。
(2)
如果说秦国经济文化落后,圆孔圆形的圜钱是从魏国学习而来。在圜钱尚未出现时,为什么秦国不学习三晋的铜铲布币和楚国的鬼脸钱?秦穆公曾派商人到楚国购盐,并以五羚羊皮买回百里奚。不缺少青铜的秦人为什么用羊皮做等价物而不学习铜币技术呢?实际上,目前在秦国境内并没有挖掘出土铜铲布币。秦人早期是游牧部族,圜钱携带方便,更适合其生活习惯。他们常年累月使用车马,由车轮的制作原理用于制作钱币工艺上。
(3)学术界普遍将秦国最早的铜质圜钱确定为秦献公十二年(前373年)和十四年(前371年)所铸行。然而,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将都城从雍城迁到东部的栎阳。也就是说,秦献公已经迁都到东部十多年了,在东部没有发现一两型圜钱,却在西部发现了一两型圜钱。这是说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