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虎妈”“狼爸”的教育如此反人性,那在中国的现实中为什么还会产生那么多的“虎妈”“狼爸”呢?这就得从中国特殊的国情说起了。
中国的家长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他们认准了教育是实现阶层上升的主流渠道,都指望通过教育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未来。可是现实的遗憾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显现。有“门路”的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择校进入教育资源更好的学校,而大部分家长只能通过不断给孩子上课外辅导班来增强孩子的竞争力。现实的残酷在于,如果没有更优秀的成绩,就无法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没有更优质的教育,就可能很难有更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面临的教育环境,也是现实的社会环境。所以,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减负”,但这些年减负的效果并不明显。
教育理念和教育现实的严重脱节,让更多家长只能选择做“虎妈”“狼爸”。道理很简单,尽管教育部门年年呼吁减负,但家长和学生的判断则很简单:如果所有人都减负,大家站在同一条线上;如果其他人减负你增负,你将取得相对优势;其他人增负你减负,你就会处于弱者地位。权衡利弊之后,家长还会让孩子减负吗?家长们比谁都清楚,优质的教育资源永远是相对少数,差异化永远存在,所以减负令天生不足。教育部门可以通过行政命令让学校“减负”,却无法“命令”家长,只能规劝,而家长宁可相信增负可以保证孩子的竞争优势,情愿扮演“虎妈”“狼爸”。如此一来,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