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办这场演出前,西安音乐厅做了市场调研,结论是:百分之六七十社会中层以上男性对崔健有或多或少的情结。但在路边做随机调查,崔健的知名度就急剧降低了。
曹继文坚持:这场演唱会,最有可能买票的,就是自己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向信念致敬”这个名字更有商业号召力。他说服了所有人,演唱会的海报也用了崔健第一张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封面的那张红色头像。年轻,锋锐,桀骜不驯。那是二十多岁的崔健,也是一切年轻人的模样。
1985年:“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1985年下半年,中国摇滚乐孕育期,整个北京地下音乐圈到处弥漫着深重的压抑感。包括北京歌舞团的小号演奏员崔健本人。
压抑首先来自生活。这一年6月,“七合板”乐队被迫解散,它是中国摇滚乐最早的乐队之一,崔健是其中成员。解散时,它刚活动了不到一年,出版了一张以翻唱美国民谣歌曲为主的磁带。
团里的女书记找他们谈话:“你们要么在团里老老实实干,要么退团,把乐器交回来。这乐器都是国家的。”有关部门找到乐队队长、北京歌舞团的琵琶演奏员文博:“你们搞这种音乐,要干什么?”
那是一个离开“单位”很难谋生的年代。乐队解散几年前,《中国青年》杂志掀起的大讨论“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被叫停,编辑部被迫写检查,收到的六万多封青年来信被集中销毁。
“七合板”的七名成员全部来自北京歌舞团,离开四五十块的月工资便无法生存。他们只能回去,继续“百鸟朝凤”、“丹凤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