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随后在面对类似中国的危机遭遇时,把被迫开国变成了主动的对外开放。1853年6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4艘黑色军舰敲开了日本国门,史称“黑船来航”。第二年,封建幕府被迫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英、俄、法、荷等国竞相涌来,如法炮制类似的条约,日本就此打开了国门。对于被迫开国的历史,日本人历来从正面、积极的视角看待之。明治初年的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形象地描述:“嘉永年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其中“烈火”,指的就是“汲取西洋文明的热情”。[8]日本人开始主动学习英、法、德国的“洋学”
,认识到西方体制及其强盛的根源,并把这种认识逐步变为举国上下的追求。
日本抓住了弃旧图新的机遇。打开国门15年后,在一些有世界眼光的改革派志士的领导下,凝聚国内各方力量,高举倒幕维新的大旗,经过1年零5个月的“戊辰战争”,彻底结束封建幕府统治,开始了面向世界、影响世界的明治维新。从此,1868年也就成为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天皇当政后,迅速发布了表明改革决心和大方向的著名的《五条誓文》,即:“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途,以至于庶民,须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有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誓文的结语宣布,“将实行我国前所未有之变革。”它昭示了向西方学习、推行公议政治进而走现代化之路的大政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