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尽管激动人心,但对于参与者和广大民众来说,“革命”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看,这样的“革命”即便不能说是历史的倒退但也绝算不上进步,至多是又回到了“革命”前的出发点。尽管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从表面上看也顺应了世界潮流,祭出了“民权”、“民主”的大旗,但从本质上说,仍旧和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没有区别,只是山头变换了大王旗而已。
既然“革命”的结果只是“专制”代替“专制”,无法实现国人百年来“民主宪政”的梦想,那么这样的“革命”是毫无意义的,它们实际上严重拖延了中国社会文明的进程。
历史曾慷慨地给予过中国非暴力走向文明社会的机会,但是每次“改良”都被“突发的革命”打断,但我们回首历史,总结历史经验的时候都会发现,“革命”的诱因总和是“改良”有关,都是“改良”不彻底不及时的结果;“革命”的到来都超出了“改良”者甚至“革命”者本身的判断,总有“突然”之感。
一场巨大革命的爆发,一定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因此是“不可避免”的。不过,这都是我们事后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属于后来的认识。在当时,许多身处各种矛盾中心的人物不见得也意识到这种“不可避免”的即将来临。以孙中山、毛泽东的洞察力之强,对当时“革命”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尚都有“突然”之感,遑论普通民众。
晚清的“改良”包括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都是逼出来的,而“革命”都是在统治者试图“改良”或正在“改良”的过程当中爆发的。引用一个法国学者的观点:“一个革命运动的发生,不在专制统治的败坏或者压迫到了极点的时候,而反是统治者措意改善,压迫已经减轻、政治趋向开明之后”,真所谓,“高压者不惜增加你的痛苦,但痛苦不能构成不满;痛苦愈是加深,愈无反抗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