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明治政府组成了岩仓考察团,到欧美去考察,其成员多达50人,而平均年龄仅30岁。木户孝允在考察过程中认识到,“我国今日之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我国今日的开化不是真正的开化。”“如果对后人子弟的行为,不予以格外重视,那么日本国家的保安是没有指望的。”在他看来,与其急于修改不平等条约,改变当前半殖民地处境,不如脚踏实地的改造教育制度,培养造就人才。“为了防范10年以后的弊病,只有兴办真正的学校。”1886年,日本规定普及四年义务教育,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制》,废除身份制,以发展生产为目的,在全国实施强制性的教育。到1894年男女儿童入学率已达61.7%。到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时,日本又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为六年,是年男女儿童入学率已达95.6%。等到1912年民国政府提出普及四年义务教育,日本已实现国民教育普及化。
国民素质的差距导致国力的差距,甲午海战将这一差距血淋淋地摆在全体国人眼前,由此引发了1898年的戊戌变法。清政府下令“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然而,自上而下的、和平的维新仅维持了103日,还祭上了谭嗣同等“六君子”及各地一大批维新志士的头颅。接着是1900年的“拳乱”和八国联军入侵,次年“辛丑条约”签订。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于1901年宣布恢复“新政”。1903年(农历壬寅年),管学大臣张百熙上呈学堂章程,即《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第二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合作对其进行了修改,于1904年 1月(农历癸卯年底)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即《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包括各级各类学堂章程,还附有学校管理法、教授法等。整个学制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段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