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癸卯学制1905年,整整一百年前,张之洞、袁世凯、赵尔巽、周馥、岑春宣、端方等六名地方督抚联名上奏:“臣等默观大局,熟察时趋,觉现在危迫情形,更甚曩日,竭力振作,实同一刻千金。而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强邻环伺,岂能我待?”要求立即停止科举,以促进学校的广泛发展。清政府不得不采纳了这一建议,宣布废止科举制,“癸卯学制”正式全面取代科举制。从1905年到1909年,清政府成立学部,划分学区,在中央、府、厅、州、县设立相应的教育行政机构,建立起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雄踞我们民族教育史达1300年的科举制走下了神坛。这是一场迁延数十年斗争的结果。体制内,最早反思现行教育制度的是龚自珍。面对嚣嚣而来的英吉利,龚自珍指出:解决外衅应先改良内政,内政的核心是人,而当时的教育系统,从艰苦的科场拼搏中,筛选出来的是年过韶华,精力衰退,胸无大志,汲汲于功名利禄之徒。
为此他大呼:“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体制外,冲击现行教育制度的重要人物是“发匪”洪仁玕。在《资政新编》中他将现行教育制度斥为“空言无补”。“与其读之令人拘文牵义,不如不读尤有善法焉”。他称太平天国革命的教义为“上宝”,西方的先进制度和科学技术为“中宝”。他认为:“火船、火车、钟表、电火表、寒暑表、风雨表、日晷表、千里镜、量天尺、连环枪、天球、地球等物,皆有夺造化之巧,足以广闻见之精”。这些现行教育制度眼中的“奇技淫巧”,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正正堂堂之技”。对来自体制内外的反思与冲击,“天朝”无动于衷,要等英法联军的炮火来摇醒它。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旗劲旅”惨败、皇帝出逃、圆明园被毁,这一切使“洋务运动”走上了历史舞台。1862年,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设立京师同文馆,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