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里区政协供稿佟绍忱整理)
摘自黑龙江省政协出版的《哈尔滨文史资料》第五期第126—128页
刘翠花烈士纪念碑
在汤原还有一位女英雄,她的名字叫刘翠花。2012年7月的一个早晨,我和姜宝才来到了汤原烈士陵园,那一块块石头的方碑,因为有了烈士们的名字而有了生命,我们细细的读着碑文,当我读到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刘翠花”时,我放慢了脚步,因为我对这个名字不熟悉,当我看完碑文,我被刘翠花的事迹震撼了,我叫来姜宝才,他看完后和我有同感,这个女人和李桂兰一样,和赵一曼一样,他们都是中华女杰,巾帼英雄。后来我在任炳镐先生著的《红色汤原》这本书中看到了更为详细的关于刘翠花的故事:
1937年12月15日,日寇制造了西二堡(今裕德)惨案,血洗裕德村后,将逮捕的妇救会会长刘翠花和她的丈夫等十二名抗联干部押送到鹤立宪兵队。
宪兵队的牢房内已有四个人,是六军连长王宪荣及弟弟王宪明等。一见面他们都认识,王宪荣说:“我受伤了在姐姐家养伤,弟弟也来姐姐家护理我,我们一起被捕的,咱们得想法越狱逃出去,不然谁也活不了。”刘翠花、王宝坤、李大才等异口同声说:“你让我们咋干,我们就咋干。”他们做了详细的越狱计划。一天,他们从门缝里发现门外不远处有一根长钉子,大家想了不少办法,无济于事。等到吃饭的时候,王宪荣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几根筷子接到一起,一点一点拨拉钉子。终于把钉子拿到手,这是挖洞的唯一工具。在王宪荣的统一指挥下,越狱行动开始了,抠墙的抠墙,放哨的放哨,轮流作业,一刻也不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