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内部来看,晏阳初在80年前总结的“愚、穷、弱、私”依然是普遍的现象。“愚”是愚昧、愚蠢,“穷”是贫穷,“弱”是健康状况差,“私”是自私、冷漠、冷酷。农村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贫困——虽然贫困依然是普遍现象,农村最大的问题在于精神的荒漠化和自我生长机制的缺失。农村被包裹在一个抽象的“中国”的硬壳下,已经失去了自我生长的能力。农村是一个停滞的地方,农村的人已经丧失了地域性的身份,丧失了主体地位和人格,成为附庸,成为任人操纵的傀儡。我们今天几乎无需分辨湖北农村、河南农村、四川农村……因为所有的农村都已经统一成“中国式农村”。
农村居民跟土地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淡化。只有一小部分不能参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老弱之群还羁留在农村土地上。农村的教育系统与城市是同质的,并不能提供给乡村子弟成长为人的必要的智力和思想养分,只能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培养廉价劳动力。
这是立人乡村图书馆工作的大背景、大前提。因此,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扶危助困、排忧解难,我们要做的是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工作:在乡村“立人”,为乡村发展寻找新的动力,奠定新的根基。
教育不更新,乡村无出
路
当我们说到农村的时候,很多会联想到青山绿水、低屋矮墙、雀鸟牛羊、风吹稻浪等田原风光,这仅仅是乡村的一个背景画面,我们更加关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对人的型塑作用无需多说,在乡村诸种危机中表现最为深重的,是教育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