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奇到赣西工作半年多后,一位明眸有神,容貌清秀的十七岁女孩开始在他眼前跃动。她叫贺怡,刚进特委机关工作。
刘士奇看中了贺怡。主动提议把她做过师爷和县长的父亲调进特委当文书,之后对贺怡表达爱意。在父母撮合下,贺怡终于嫁给了他。
贺怡有个姐姐叫贺子珍,此时已与毛泽东结合。
不但是连襟,毛泽东、刘士奇在土地问题上也志同道合。
苏区土地不管是按人口平分,还是以劳动力配置,都是当时中共许可的做法。中共中央甚至更倾向后者,在1928年的“六大”决议中声言,“平分土地”是“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幻想”,只有“大多数农民群众”要求平分的时候,共产党才“应加以赞助”。通常情况下,苏区只需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财产土地”,祠堂寺庙教堂的田地,以及无主荒地,把这些分给农民就可以了。“在中农占多数的地方尤不能强施‘平分土地’。在中农和小农私有制占农民人口多数的地方,‘平分土地’必将触犯广大中农的利益,尤其不能强使施行”。
但是毛泽东和刘士奇一样,都喜欢使用能最快将农民鼓动起来的便捷办法。在井冈山时他就决定,以“男女老幼平均分配”为“主体”,“以劳动力为标准”只能在“有特殊情形的地方”实行。
观点既然相互默契,刘士奇派人前来求助的时候,毛泽东便立即伸出援手。
他们两人还意外得到了一位同盟者,此人带着中央代表的头衔,做事有不容置辩的权威。他叫潘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