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专家在发现此处实际上存在“双重标准”问题后,会说“各方只要学他人母语都体现母语拥有方的软实力”,而这样“一致标准”下做出的论断仍然不妥。语言是工具,也可以看做技术性的东西,它是中性的,文字、语音、语法也并不等于先进或落后的语言内容。当一种语言的“原主人”拥有领先的科学、技术、制度、思想时,对操其他语种的外人则颇多可借鉴之处。此情之下,“先生”一方的母语方成为强势语言,而对借鉴先进、掌握这门外语的一方来说,增强的是各种各样的“硬实力”。中国人、外国人学外语都是自身的“学文化”的行为,外国人学汉语和中国人学外语,都不等于给对方添加软实力,而是给学习者自己长了本事,双方互利互惠的事情。
文化发展“不平衡”
世博会、国家形象片被当作中国软实力提升的表现,这说法用统一的标准审视也站不住。
参观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的中国人,都看得出美国对在世博会上展示国家形象的漫不经心。美国的“国家形象片”,一度被公认为是最廉价、最粗糙的那种烂片。既然专家们把美国视为软实力最强的国家,或许应该联想到:规定了不刻意展示形象、不允许铺张显摆的那种软实力,才体现真形象和真实力;以美国为例,可见政府操办盛会和制作精美形象大片,与一国文化软实力之强弱或消长并无必然关联。我国软文化实力课题专家指出,中国文化软实力不足具体表现为四方面:包括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管理体制的制约、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成熟和文化出口能力弱。这些“不足”,说的都是内因,看似包括“自我解剖”和“对症对策”的内涵,但这“四个方面”的表述并无实料,不过是些含混之词的集合。“文化发展不平衡”,套用“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大体上指向一回事,即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