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发明了汽车,美国人给国家安上了轮子,日本人养成了一种新的文明,而中国人则使汽车变成了堵路、赌气以至杀人害命的工具。自然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以汽车为主题的害人杀人案在中国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较之传统方式,她更多了科技含量与戏剧性。有一种电影类型叫“公路片”,到了中国就成了惊险片、恐怖片、悬疑片。最近较为醒目的例子几乎俯拾即是:一个四川女司机因变道别车被人当街痛殴,情形令人发指。行凶者自然被口诛笔伐,骂为衣冠禽兽。不料隔天剧情翻转,女司机竟成了马路杀手,车载录像显示其行径近乎谋杀,于是舆论掉头,扒皮挖坟,证明她不仅今天如此,之前同样劣迹斑斑。从马路到酒店,从违章到开房,从偷情到流产,活脱一部情节丰富的“杂合剧”,集公路片、动作片、言情片、色情片为一体。而最新的“剧情”是,她的变道别车其实并非为了害人,倒是为了“去做慈善”,由此又多了一点“正能量”、“主旋律”的意味。
还有一桩就是云南某车主因争路插队与人冲突,一气之下追出数公里,终于趁对方停车下车之际将其碾轧致死。数公里都不能使人平复一下,这就是汽车对人的激怒作用。与以往持刀提棍的追杀相比,她的强势就在于“速度与激情”,任尔夺路而逃,我自穷追不舍,直将对方斩于车下,以解心恨。
与那些“新手”司机相比,绍兴某家驾校教练该算是“专业人士”吧,但他驾车撞倒了一位老太,非但没有救人,反联手学员将老太搬到路边之后逃逸,正像一个十足的“外行”。据说真正的“行家”是“宁可撞死,不要撞残”的,足见该教练身上依旧残存着“人道”与“业余”的余辉。面对此类,中国人的不施救是“本分”,施救则是“缘分”,不来回几次将老太轧死简直就是“情分”了。河南荥阳一起车祸中的被撞女子便深谙“行规”,所以反复央求司机“不要碾死我”。而司机原本也无此意,却依旧被她感动,答应一定救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