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被提升
近日《2010年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蓝皮书》由许多家声名赫赫的学研机构和高等学府联手推出,媒体报道说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咨询报告……集学术性、理论性、对策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原来的“软实力”含义不一样了,它从“软实力”中,排除了本国“在国内外努力实践的政治价值观”;又排除了本国“合法且具有道德威信的外交政策”。应该说做出如此修正是狡黠与实用的,此举实际上为大陆“不好说”的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做出了某种注释。有学者强调,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对文化软实力下此定义:“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都是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且不管这种定义表述得是否清晰,只要所列举的具体事例、现象是清晰的,也可以将其视为清晰的研究成果。
然而,问题是研究者似乎失去了在修正概念时表现出的狡黠,他们在陈列例证时,恰恰自证了自己根本搞不清究竟什么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专家认为,电影的票房收入显示着特定文化价值的有效传播,票房收入的增幅之大体现了文化软实力的逐步提升。“2002年中国电影票房不过10亿元,2010年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元”。这个例证恰当地说明了大陆电影票价格升幅很大,而被视为提升了文化软实力,是否欠妥?学汉语的外国人多了,就被视为中国软实力明显增长。那么,中国全民学外语、考英文,外语程度成为升学、就业、升职的硬指标,这提升的又是哪国的软实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