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素食的老年人,每餐要有大豆制品;
半素食者要有牛奶或鸡蛋。
每天食物种类要有12种以上,每周21种以上。每天保持300——500克的新鲜蔬菜,300克左右的新鲜水果,更有利于营养的均衡。
3、食物既要清淡,又要鲜美
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较高,对食物的欲望减退,胃肠的吸收功能减弱,这就要求食物既要清淡,又要鲜美。
除了要少油、少盐、少糖之外,还要低胆固醇、低嘌呤为好。
老年人食物要以清淡、松软易消化为主,少吃油炸、油煎、烧烤等食品。多采用清蒸,水煮或白灼为宜,多喝粥,多喝温水。
4、蛋白质、脂肪、糖类比例要得当
蛋白质、脂肪、糖类均可给人体提供能量;
《中国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在人体所需的能量供应中,“三大”营养师占比应为3:2:5;即蛋白质含量占30%,脂肪占20%,糖类占50%,对人体健康更为有利。
事实上在肉类食物中蛋白质与脂肪含量更高,而糖类含量稍低,而在谷物中糖类含量更好,米饭可高达50%以上,而脂肪与蛋白质含量稍显不足;而一些蔬菜中也含有少量的蛋白质与糖类物质。所以总体应偏向于素食,肉类进食每天不宜超过250克(也就是半斤)。
5、适当增加些粗粮
粗粮和精粮所含的营养成分有所不同,粗粮的食物纤维高,含的维生素B2和胡萝卜素也高。所以提倡老年人的主食中要有粗粮或者全谷类食物,如小米、玉米、高粱、燕麦等,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
粗粮要细做,或者熬制成粥,可减轻肠胃的孤独,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且不会造成营养的损失。
6、培养良好的就餐习惯
比如:愉快进餐氛围,有助于促进食欲,提高人体消化吸收功能。
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可减轻胃部负担,提高营养的吸收与利用率。
吃饭要专心,边看电视边吃饭不可取,电视中的剧情很容易对老人造成影响,也会通过大脑影响到胃肠系统。
7、避免不良饮食习惯
饭前饭后不吃甜食,不喝含糖较高的饮料,饭后不要急于运动或吃水果,不吃夜宵、不要吃饱就睡,以及避免抽烟、喝酒、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