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月,市政府批准实施“革命公墓安葬暂行规则”。规定非常具体,对各级安葬级别、墓制,墓穴用地的长宽,墓盖的长、宽、高,墓后石碑的高、宽以及墓上月台,都有具体的要求。公墓还规定,即使夫妻、父子,不够级别也不能同穴埋葬。我们瞻仰公墓革命先烈墓葬时,感觉分外严格肃穆。
1966年,因实行火葬,公墓停止土葬。至此,革命公墓共建538座墓,安葬593人,其中包括“ 王荷波十八烈士墓”等五座烈士合葬墓。
“ 文化大革命”中, 革命公墓受到冲击。红卫兵“ 造反有理”,打倒、砸烂他们眼中一切“反动的、封公墓内景致建的、不合理”的东西,说到做到。1967年,几群红卫兵闯进革命公墓里,到瞿秋白墓前,不管周恩来总理题写的墓碑,也不看碑阴面刻写的“瞿秋白生平简介”,他们“忠心”呼喊:“我们红卫兵小将绝不允许叛徒混入我们的革命队伍,”“砸了它!”他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锤子,和随后拣来的石块,猛砸墓碑、墓穴。墓碑被砸断了,墓穴被砸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坑,碑上的字迹被砸得模糊不清。红卫兵几次在革命公墓“造反”,据统计,被砸坏的坟墓共120座,占墓区坟墓总数的22%。1979年冬,革命公墓修复被破坏的坟墓工程开始,到1980年12月被坏的墓葬基本修复。到1983年11月,瞿秋白墓也照原样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