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只这两句,陆游就可以不朽了。在他诗歌的长河里,有了这两句的映衬与独立,整条诗河里便各各愈发地鲜明与有味起来。难怪会在京城疯传,连孝宗皇帝都喜欢得不得了。其实,皇帝喜欢不喜欢不当紧,这是诗人心里涌出的锦绣啊,既有天地的本色,又具百姓生活的况味。有了这样的两句诗,他的“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笛里谁知壮士心”(《关山月》)、“遗民泪尽胡尘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提刀独立顾八荒”(《金错刀行》)、“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等,也就在与其对比映照里,陡然增添了沉郁与悲壮。
与《临安春雨初霁》几乎同时,陆游还写下了《书愤》一诗,就是这种悲抑又壮烈的景象——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两首诗对照着读,一个完整的陆游,就会拨开了八百多年的烟云,来到我们的跟前,连呼吸都栩栩如生。
陆游的一生,都在做着恢复北国与中原、一雪靖康之耻的大梦。这梦漫长而沉重,因为这也是整个北方民众的心愿。可是这抗战的呼声与需求,正与皇帝的苟安求和的主旨相违背:如果收复失去的半壁河山,当今皇上的宝座就要让位于被掳走的徽、钦二帝,与其统一天下做不了皇帝,哪如坐稳了宝座将一半土地与人民扔给侵略者。朱东润在他的《陆游传》里说:“北方632县的土地和人民完全出卖给女真,而南方703县的土地和人民,除了负担南宋皇朝的重赋以外,还要替统治者向他们的主子(女真)贡献银绢25万两匹。”这是南宋的悲剧,更是南北中国人民的悲剧,也是主战诗人陆游的悲剧。好在他有诗歌,在诗歌里演绎活生生的悲剧,也为中华民族留下悲剧中的不朽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