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虽然是尼泊尔的国教,但政府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近几十年来,除传统的佛教得以继续发展外,又引入了南传佛教。1944年尼泊尔僧人达摩罗迦、甘露喜和释迦难陀在印度鹿野苑和加德满都的舍利伽寺创建了佛教复兴会,专门从事南方上座部的宣传工作,在尼泊尔新建南传形式的楞枷寺,翻译和出版了一些巴利语佛经和研究著作。
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的统计,尼泊尔有佛教徒867000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1%,大都集中于尼泊尔的东北部和中部,东北山区的佛教徒大部分信奉藏传佛教。由于和中国西藏的宗教联系十分密切,1956年中尼两国政府曾签订协定,为两国佛教徒往来和朝圣提供了方便。
尼泊尔佛教情况如何?是否像印度佛教那样在12世纪以后就不复存在了呢?和印度情况相反,中世纪印度佛教灭亡之时,加德满都谷地却成为逃逸佛教徒和佛教学者的避难所。佛教在尼泊尔不但得到保存,而且获得发展,成为中世纪佛教继续发展的一个中心。
蓝毗尼园遗址,白色建筑为保护佛陀诞生地的建筑。
尼泊尔不仅是各派佛教联系的纽带,在中南亚时局不稳定之时(公元1200年至1255年间),成为佛教力量弥存的缓冲地带,许多印度逃亡的佛教徒把尼泊尔当成是避难所。当时的尼泊尔出现大饥荒,正适造纸技术的传入和成熟,佛教徒抄写经书成了谋生手段,并且许多用各种文字抄写经书的职业开始兴起,佛教获得了生长的土壤。这些不同文字的经书成了尼泊尔的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佛教文献和梵文作品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