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张家口、新保安的相继丢失,傅作义内心矛盾之极。他想战,但他又感到取胜的希望已很渺茫;他想和,但他又不甘心这种结局;他想逃,但西去的道路已被切断。这重重的矛盾搅得他坐立不安,他在寻找一条出路。
傅作义托人带来口信,说明他跟随蒋介石的立场已发生动摇。他关于通电起义的想法,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在华北“剿总”五十多万军队中,傅作义所能控制的只有他的二十多万嫡系部队,而将近二十多万的中央军,傅作义是控制不了的。傅作义嫡系部队大多分散在平张线上,而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都驻防在平、津、塘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傅作义要指挥和控制中央军一同起义根本不可能。若一旦他通电起义,蒋介石立即会下令镇压他,并将从海上接走中央军。而且,傅作义想在政治上与中共平分政权,在军事上保存实力的企图,更是不切实际的。但是,为实现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就地歼灭的战略意图,中共中央决定“利用此机会稳定傅作义不走,以便迅速解决中央军”,“争取使中央军不战投降”。因此,对傅作义愿意进行和平谈判表示欢迎的态度。
中共北平地下党加紧了对傅作义的争取工作,并把他的女儿、中共地下党傅冬菊派到他的身边,随时注意他的思想变化。中共平津前线司令部也发布了《约法八章》,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政策,以及对国民党党政军机关供职人员提出警告和劝告。同时,在北平地下党的领导、发动与组织下,北平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和平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各界“和平解决北平问题”、“保存千年的文物古迹,避免百万人民的生灵涂炭”的呼声更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大中学校的学生在凛冽寒风中上街游行高呼“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等口号,要求国民党军顺从民意,实现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