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照门发生时我正在香港,与大陆用“艳照”不同,似乎香港媒体普遍称艳照为“淫照”。
艳照门事件发展到今天,引出的重要问题就是:公众有没有权利对被曝光的私人行为进行道德评判?
很明显,这本来是私人行为,应该受私人道德的规范。而私人道德本来就是多元的,所以,似乎任何批判都难以找到充分的合法性理由。
一些公众人物的私人行为,比如艳照门中的性行为,已经进入了公共视野,它所带来的将不止是私人性的影响,而是公众性的影响时,我们是否还可以以私人的名义,或者自由的名义,剥夺公众一切言说和评价和权利呢?
我的回答是“不”!
私人行为当然不受公德的限制,但是当个人的私人行为,因为当事人以公众人物的身份出现,给公共福祉带来影响时,这些私人行为就应该受公众的评价。
面对正在影响公共福祉的艳照门,适用于当事人的不应该单纯是私人权利的范畴,而是进入公共视野的私人行为,当她们进入公共视野的私人行为可能影响许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和他们的青少年个体的身心健康时。纯朴的大众,即使没有权利批评这些当事人(她们确实是“受害者”),但是却有权利对她们的行为做出评价,公众没有权利指着她们骂脏话,但公众有权利本着自己的信仰,或者自己的道德底线,说她们的行为“真脏”!
我相信涌入我们视野和我们孩子们的视野的淫照,这样的表达式是我们正当的权利。
至于当事人明星那一头,她们尽可以“难以之隐,一洗了之”,也可以忏悔或者不忏悔——除了在香港一份杂志上见陈冠希说自己年少时做过不少荒唐事外,至今不见任何人忏悔,不过说自己“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