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西藏的另一个宗教因素是印度西北部的担特罗等思想。
2、在他们的影响下,象雄地区形成了苯教,一般认为这是藏地宗教的源头。苯教是原始藏民的萨满教(泛灵崇拜)和诺斯替思想的混合。这种宗教比起萨满教有了初步的超越性,已经以概括的方式去认识世间的一切事物。但仍然表现出极为浓厚的通灵巫祝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吐蕃王族世系几乎完全是以苯教的方式来粉饰的,直到松赞干布。可见,象雄之为正统。
3、象雄地区是藏地的文化正统所在,但从公元6、7世纪开始,受印度文化影响的部族吐蕃(teu bod)、苏毗(sum pa),开始发起统一战争。到隋唐时后,吐蕃获得军事胜利。这个时代即是西藏战国时期,该时期里,各种宗教都很活跃,其中象雄的苯教和南来的晚期大乘佛教和密教最为流行,并成为政治军事对抗的工具,直到政治统一之后很久,这种意识形态斗争还在持续。
4、印度方面的影响:大唐玄奘到达印度时,印度大乘佛教已经开始衰亡,玄奘凭一己之力重振了大乘佛教。但在玄奘回国后不久,大乘佛教就被印度原始宗教(各种与早期佛教并立的外道思想,婆罗门教)转化而来的印度教逐渐代替。
这种新起的宗教还受到伊兰高原拜火教及其异端的影响,尤其是在印度西北部地区,拜火教的异端和担特罗思想(印度教“性力”派或生殖派)非常盛行,居民崇尚生殖力量和千奇百怪的巫术。
新生的吐蕃王权,面对着领主势力的对抗,而领主大多是苯教徒。这时的西藏宗教领域非常复杂,既有一部分大乘晚期佛教、又有一部分印度教,还有更多的苯教影响。赞普的军事成功非常脆弱,他最终接纳了来自印度西北巫术之乡乌长的莲花生巫师及其混乱的宗教思想,以便统一藏地当时的三种宗教,并建立了非常庞大的僧侣封建制度。把大土地加以分割,赐给僧侣,人为地制造了一个社会等级,从而彻底消除了大领主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