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从明代就已经开始了。据明清两代正史中的《舆服志》记载,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任何人不得擅自逾越。仅就官服上的装饰图案而言,文官选取“飞禽”图案,武官选取“走兽”图案,这便是官员“衣冠”上的“禽兽补服
”(所谓“补服”,就是在官服的胸前补绣一幅方形的禽兽图案)所代表的品级对应制。所谓“衣冠禽兽”就是“贴上标签的等级与身份”,这个词语在当时实际上是指衣冠上面的禽兽,不但不是贬义的,而且还是众人求之不得的权势象征。
例如明代官员的服饰图案(补服)规定:
文官官服绣禽,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鸂鶒(音希赤);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
武将官服绘兽,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
到了清代其图案虽略有不同,仍然是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