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的热情很快便有了数据上的回报。在富士康实训基地投产一个月后,企业负责人从商丘市海关了解到,该市这一个月的进口额狂增至2600多万美元。而去年,该市一年的出口额才有600多万美元。“商丘海关的人一直感到可惜,说要是实训基地落到商丘市的话,就可以申请一个保税区了。”这位负责人说。
行政强制被质疑
近年来,河南、江苏、四川等多地发生政府为富士康招工、技校学生被实习等新闻。如今,这一切已经司空见惯。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制造商,其出口额已连续9年居中国首位,2011年的出口额高达1117亿美元,雇员已多达120万人。如此雄厚的实力,对为四处招商焦灼的地方政府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为了引进富士康,各地政府已习惯于开出各种优惠条件,甚至作出承诺。在中国的权力格局和经济模式,尤其是政绩考评体系下,服务富士康几乎可以说是一本万利。但是,“政府不能为了政绩而违法越界,这会搞乱经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史璞说。
在史璞看来,政府的主要职责其实只是做好社会服务,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是市场的事情。政府插手进去,不但角色错位,也会造成对弱势企业的歧视。“劳动力市场跟其他市场都一样,是供需协商的结果,政府介入之后,公平合理就难以保证了。”
除了面临伦理上的争议,政府介入富士康招工,还面临着实效的问题。据南都记者了解,乡村干部花钱雇人去富士康,已经屡见不鲜。这样,即使地方完成了招工指标,富士康也很难说就招到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