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李玫瑾的“犯罪嫌疑人心理画像”在案件侦破中派上了大用场。2005年夏天,湖南某地接连有多名年轻情侣被抢劫,最后一起案件的被害人遇害,当地警方根据目击证人的描述圈定了一个犯罪嫌疑人,但由于缺乏相关证据,案件侦破陷入僵局。两名刑警找到李玫瑾,向她提供了相关资料,希望她能分析一下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为案件侦破找到突破口。 仔细研究资料后,李玫瑾开始描述“嫌疑人的心理形象”:“针对一对一对的恋人实施犯罪,说明作案人比较胆大、体力好,很可能是青壮年。但他极少伤害女性,很可能是和母 亲生活在一起,而且关系不错。他这么肆意妄为,应该是眼前没有人能管得了他,没有正当职业
。”当地警方据此缩小了侦查范围,很快找到了犯罪嫌疑人肖国辉。而肖国辉的情况,与李玫瑾的分析如出一辙。
“给嫌疑人的心理画像仅仅是犯罪心理学的作用之一。”李玫瑾告诉记者,犯罪心理学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侦查时,通过各种信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画像”,帮助侦查员确定侦查方向;预审时,通过问卷等方式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以便确定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对已决犯的心理进行研究,可以探究犯罪的社会原因,最终从犯罪预防方面提出警示。 2004年初,云南大学本科生马加爵用锤子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四名室友,事后逃逸,最终在海南被抓获。对于作案动机,马加爵自称“跟同学打牌吵架,说我偷牌、作弊、为人很差,我很生气,所以就把他们杀了”。之后,有自称马加爵同学的人在网上发帖说,马加爵穷到买不起鞋而无法上课。一时间,贫穷被认定为马加爵犯罪的原因。 “不是因为贫穷。”李玫瑾研究了马加爵的所有讯问记录,还托办案人员问了马加爵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