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肉垫变成怪兽
自1980年4月10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期满失效、双方均未提出续约后,朝鲜就成为中国唯一在法律意义上存在同盟关系的国家:根据1961年9月10日生效、两次自动续约后直至2021年9月9日仍然有效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两国间不仅有义务在经济、技术领域展开合作和相互援助,而且不得参加任何针对对方的同盟、集团、行动或措施,缔约一方处于战争状态时,另一方有义务进行全力军事及其它援助。简言之,中朝之间在条约范畴内,属于不折不扣的军事同盟关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时光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反思这一历史悠久的盟约,并开始着手盘点这一盟约、乃至整个中朝关系发展史,给中国所带来的得与失。
“救命”并非单向 朝鲜亦尝有恩
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关键时刻介入局中,令战线最终稳定在三八线附近,“救了朝鲜金日成政权性命”,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事实上,“救命”并非单向,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共而言,朝鲜也曾对他们有恩。
抗战胜利之后,和平局面很快被打破,国共双方不约而同把决胜点放在工业发达、地域辽阔的东北大地,“得东北者得天下”成了各界共识。当时国民党挟正统之优势,在东北投下重兵,一度占据绝对主动,中共在东北的武装——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来的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人民解放军)节节败退,根据地被分割为南满、北满两块。在这关键时刻,朝鲜提供了雪中送炭的帮助,据曾在朝鲜办事处工作的丁雪松等人介绍,两年多(1945-1947年)来,朝鲜分四批向东北共军提供日本遗留战略物资(有偿和无偿)共计2000多车皮,中共一些伤病员被后送到朝鲜治疗,许多人员、物资和装备,甚至重要军政干部,通过朝鲜通道往来于南北满之间,形成了国民党军无法切断的安全走廊。这些帮助虽然有限,却在最困难时期确保中共南满基地不致丧失,推动了决定性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胜利,扭转了中共在东北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