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福建的一种清明小吃,暖菇包似乎不被人们所熟知,这种就连小编也是很少见到的,看起来像是糯米制作的,吃起来黏黏的,在被广泛传播之后,它有着很浓厚的家乡的味道。相信在远方的游子是最能感受到的,下面小编简单介绍暖菇包的来历。
暖菇包是什么
暖菇包
暖菇包,是福建泰宁的特色小吃,清明节前,农村家家户户动手做暖菇包子,以敬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远近的亲朋好友都相互往来品尝。这种习俗流传至今。
暖菇包的皮,由暖菇掺和在普通粳米的米浆里制作成。暖菇,学名叫鼠曲草,初春生长于田野,性味甘,早春采摘后洗净晒干,芳香扑鼻,有化痰止咳及强肾益筋之功效般有两种,一种是菜馅,通常是由腊肉、春笋、香菇等混炒组成;另一种是甜馅,主要原料是红米豆、红糖。在形状上,菜馅做成长形,甜馅的做成圆形,以便区分。
制作过程
暖菇包刚出锅的最好吃,白里透绿,油软滑润,清香扑鼻,诱人嘴馋。如果呷一口醇香爽口的泰宁米酒,吃一个味道鲜美的暖菇包,哪更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虽然现在泰宁全年都能吃到暖菇包,但这时节的味道最鲜美。清明节,到泰宁农家吃暖菇包吧!
又称“包糍”。暖菇,学名叫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初春生长于田野,性温味甘,早春采摘后洗净晒干,芳香扑鼻,有化痰止咳及强肾益筋之功效。泰宁民间每年在“春社”这一天,农村家家户户动手做暖菇包子,以敬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远近的亲朋好友都相互往来品尝。这种习俗流传至今。暖菇包的制作因方法不同,有包子和包糍之分。泰宁的龙湖、黄厝与上青的三地等村盛行做包糍。包糍是用碾碎暖菇粉与炊熟的米饭(六成糯米、四成食米)舂打成糍,切块、捏成筒状,放馅(以腊肉、香菇、鲜笋、虾米、薤子,再配上辣椒等佐料炒熟),两边合拢捏紧,蒸熟即成。其余的乡村则盛行做暖菇包子,先将食米、糯米浸泡后,加上刚采摘的暖菇,磨成米浆,装入布袋里榨去多余水份后,入热锅煮成糊团,再将糊团搓成一小块,做成锅状,填入馅料,封口后装入蒸笼蒸熟即为暖菇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