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严格意义上的中产阶层是针对产生于后工业社会的中间阶层而言。比如,随着以信息与服务业为支柱的新的经济结构的形成,大量非技术职业消失,法国蓝领工人在全部劳动人口中的比例,从1969年的40%,下降到2000年的30%,而白领雇员的人数则大幅上升。再比如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壮大和日式资本主义的崛起,“全民中产”成为民众心中数十年的“情结”。在泡沫经济时期,日本民众对社会“中间”层的认同,竟然高达九成以上。
但在社会财富总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个人的所得再分配不足,使得日本的中产最终趋向于“下流化”——部分中产阶级主动放弃原本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自愿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群——例如追求生活质量却又不希望有固定工作的“飞特族”、“SPA族”。
中国与日本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确实存在着一个“中间”的社会阶层。不过,从实际数量来看,其比例远不可能达到人口总数的75%或者80%以上。毕竟,在所谓的中间阶层之下,中国还存在着一个数量更为庞大的底层(农村和城市的),这与日本、美国或者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另外,当我们在中国谈论“中产”这个词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有八成的就业率,七成多的GDP,都是由民营企业的工人创造的,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产阶级,在自我身份上,他们恐怕也难以“中产”作为认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文化的意义上,中国的中产阶级尚处于“缺席”的地位。美国战后“婴儿潮”的一代大多在60至80年代成为社会文化的领导力量,他们有着大致趋同的文化品位和审美取向,形成了战后的新中产阶级文化。远的不说,我们的近邻,香港也有着大致相同的情况,80年代所谓香港文化的“黄金年代”,差不多也是由50年代香港“婴儿潮”造就的一批有着高学历、高收入的中产阶层所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