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人格理论的精粹是儒家的“内圣外王”之说。
所谓“内圣”即通过道德修养的方式,将个体内在的“天之道”转化为一种完美的道德人格。圣的本来含义按《尚书·洪范》的解释:“聪作谋,睿作圣”,圣即聪明睿智,无所不晓。古人称:“圣者作,贤者达。”圣在这里是一种自觉履行道德规范的人格典范,也是一种个体自我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而“内圣”则是指这种道德人格典范和道德修养境界的修炼。它包括两层含义,即为圣之本和为圣的功夫。所谓为圣之本即圣之为圣的客观依据,儒家将其归之为“天之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免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也就是说,“诚”是“天之道”,同时,又是圣人“不免而中,不思而得”的内在依据。所以,“天之道”造就了圣人,而圣人又体现着“天之道”。
“内圣”的第二层含义即为圣的功夫就在于对个体自我德行的重视。孔子提出了“为仁由己”,“修己敬人”,“三省吾身”等修养方法;孟于以良心性善的人性论为“内圣”的先验依据,又以“万物皆备于我也,反身而诚”来强化“内圣”的责任;儒家各派成圣的方法表述虽不同,但我们不难看出,“内圣”的功夫,实际上是一个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