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创造最大价值,代表着最大财富的事物由土地很快演变成了工矿企业、公司,拥有此类巨大财富的人我们称他们为“资本家”。自然,在这一演变的过程中,大地主依然占有大量的土地,而且从未放弃积极地“暗抢”。有聪明的还投资企业,办公司,鱼和熊掌都抢在手里。革命的对象相应地转变成了大地主和资本家两伙人。
还需要赘述的是,权力和财富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不管是什么政权,必须建立在财富的基础上。而在私有制的前提下,政权不可能只掌管着财富却不拥有财富,所有政权只能是财富的代言。在过去,官员是大地主的代言,后来主要是资本家的代言。于是,旧的官僚,从来都是革命时期革命的对象。
不过,对于官僚这个群体,有必要划分一下。一部分官僚既是官,又是财主;另一部分官僚,只是官,拿着俸禄做事,家里没有多少财产。试想一下,如果当官的统统都是财主,那他们抢起财富来,就如同飞蛾扑火,豺狼吃肉,绝对势不可挡了。社会很快就会陷入混乱。因此,任何政权,都竭尽所能地雕塑一大批两袖清风的清官出来,让他们做中间人,一边挡着财主抢百姓,一边限制着财主们之间互相抢。既然革命的本质是抢劫,对于那些“清官”,只要他们不为虎作伥,就基本上没有必要列为革命的对象了。
共和国建立之前,革命的对象已经变得比较复杂。那个时候,海外列强的在华势力非常强大。这些国家轮番上阵,把中国抢得遍体鳞伤。眼看着中国人的武力越来越强大,“明抢”不好操作了,它们就纷纷扶持起各自的本土势力,一边兜售着用剩下的枪炮、弹药,一边躲在后面浑水摸鱼地“暗抢”。因此,当时革命的对象除了大地主、资本家、旧官僚,还得加上很多赖在中国为非作歹的洋人,以及远在他们背后遥控的利益集团。只是这些洋人抢了财富就运回本国,在他们背后牵线的人又“革”不着,所以到了最后,除了“革”断了他们的贪婪,实质上也没“割”到他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