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铁路”事件期间,苏联明确指示中共中央要提出“武装保卫苏联”等口号,并组织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拥护苏联的群众示威。中共中央毫不犹豫地予以积极响应。 1929年 6月 26日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日的口号》,提出“反对进攻苏联,拥护苏联革命胜利”、“变国际战争为国内战争”等口号。 7月 31日
,《红旗》发表文章,号召广大群众“准备以铁血来保卫苏联”,动员人们“到街上去”。 8月 1日
,中共组织了1800人参加的游行示威,并且发动7000名工人举行罢工。但苏联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仍要求中共中央“更加大胆地开展保卫苏联和反对压迫中国劳苦群众的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日常群众性运动”,“在作坊、工厂、协会、俱乐部、农村、庄园和学校举行的每次会议,最后都要作出决议和选出委员会。委员会的名称可以各种各样,如‘保卫苏联委员会’、‘苏联之友委员会’等”。
陈独秀的立场与苏联和中共中央本无不同,他只是不同意中共中央以“拥护苏联”作为动员群众的口号,他认为这只是“说教式地”、“超群众地”、“单调地”宣传世界革命的大道理,而不是根据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来唤起群众。陈独秀认为,首先应该提出反对国民党政府的“误国政策”,然后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国民党借中东路问题向苏联进攻的阴谋,这样才能够得到广大民众的同情。于是,陈独秀向中共中央写信表明了自己的意见,开始了中共中央与陈独秀之间关于党的宣传口号的争论。苏联领导的共产国际对此非常不满。共产国际远东局认为,陈独秀不同意中共中央的宣传口号,实际上就是不同意共产国际的宣传口号。在远东局的一份决议中这样说:“陈独秀同志表达了最右倾机会主义的,而且常常也是反革命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