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偏见,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严重影响着政府的决策。1996年至2002年我国政府对公益性、基础性和竞争性领域的投资结构,从10.49:38.38:51.13演变为15.99:47.76:36.25。公益性投资比重增加,但竞争性投资比例虽然减少,但仍高达36.25,超过公益性投资一倍还多。所谓竞争性,就是有利可图,政府与社会资本竞争,却放着公益性不投,借口说没钱,道理何在?基础性投资大大增加,是社会资本不愿投,还是垄断不让投?请看下例。
据测算,要实现2020年铁路总运营10万公里的计划,从2005年至2020年,至少每年得投入1000至1200亿。而国家每年新增的财政收入不到3000亿,这无疑是国家承担不了的,必须引入社会资本,可铁路高度垄断的体制不打破,怎么进来?而有人说,这可是国家经济命脉,怎么能向非公有经济开放;社会主义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怎么能再发展非公有制?
国家本应该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并将基础性领域向非公有制开放,这样就能腾出财力,增加公益性投资,多提供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公共产品,造福广大民众,这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现在政府把大量资金投向基础性、竞争性领域,而该由政府履行的职能却借口没钱不去做。这就是中国改革的焦点、难点,也是改革攻坚所在。那么,各级政府为什么热衷于经济活动,而对公共服务缺乏热情?这涉及到政府管理理念、政府政绩考核、政府利益驱动等等。而有人要求国家控制经济命脉,不让国有企业退出,公有制为主体的前社会主义理念,妨碍政府财力向公共服务转移,也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