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古文读到‘政通人和’,都是一掠而过,现在才明白,做到这点确实是民众幸事,主流媒体一再发声,基层机构拒不回应!可见政令不通,中央管不到地方,甚是可畏!”
(六)、有效化解民众疑虑与恐惧情绪,树立生命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从庆安枪击案的舆论反响中可以看到的是,关于这起案件中“涉事民警开枪是否妥当”的讨论一度占据舆论场大片江山。舆论提出包括“枪支是否滥用”“当时情况是否有必要开枪”“为什么一枪毙命”等疑问,从中不难看出民众对于公共安全体系的不安全感,民众从庆安枪击案中倒下的徐纯合身上敏锐察觉到自己的影子,并把自己带入到类似当时的情景下。《果断开枪?一个价值难题》一文作者以庆安枪击案为起点提出用枪管理的命题,这一事件反映出一种新的不适应,即民众对于警察使用枪支的疑虑与恐惧,并认为,如果这种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就会反过来影响带枪巡逻这一举措的施行,甚至让警察产生“怕开枪”的心理。民众疑虑与恐惧情绪再现形式就是各种质疑和疑问的出现。警察在开枪的瞬间想到的也许只是震慑犯罪行为,但舆论事后想到的则是“警察使用枪支,往往会带来不可逆的后果”,如果开枪的警察没有“正确的生命观念和良好的法律意识”,这种后果很可能发生到每一个人身上。
据此,“如何不让对犯罪的震慑成为对民众威慑?”这一议题被顺势提出,舆论对此的解决建议是:在民众对警察持枪还怀有疑虑的情况下,警察执法还是遵循“最小动用武力”原则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