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饶事件”的影响与反思
徐书鸣:您曾指出,建国初,毛泽东和刘少奇的主要分歧也在于是否要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然而,当毛泽东立场最重要的支持者高岗下台,刘少奇稳固地位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子却更强劲地迈了起来,这是为什么?
林蕴晖:我曾写过一篇《为什么没有一条刘少奇路线》的文章,从1951年互助合作开始,毛泽东批评了刘少奇,刘少奇很快就跟上了毛泽东的步伐。对于他的这种转变有一种说法,是刘少奇屈从于毛泽东的压力。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新民主主义最终要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党内的共识,只不过对于当时是否具备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刘少奇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毛泽东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工场手工业的阶段,通过互相协作,联合起来,就可以提高生产力。对于毛泽东的这个说法,八十年代有人提出质疑,手工业可以简单协作,但农业不行。但是当时,大家却普遍接受了这个观点,薄一波说“毛主席把我们说服了”,刘少奇也接受了,这跟大家有着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共同目标有关。
1955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开始以后,11月份,中央召开关于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作会议,刘少奇在会上发言说,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是马列主义的基本点。“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就要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只要我们抓紧了这一点,在这一点上不动摇,那末,我们就基本上没有违背马列主义,就不会犯重大错误。至于用什么方法,采取什么形式,用多少时间来改变这两种所有制,特别是废除资本主义所有制,这是可以根据各国的客观条件来决定的。”所以,从根本上,为什么大家都服从于毛泽东的这个决策,因为大家的信仰是一致的,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一致的。这就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理论误区,是毛、刘、周等一代领导人所难以超越的历史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