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是以尼采、弗洛伊德和柏格森的哲学思想为其基础,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因此,尽管象征主义文学以抒写个人感情为主,但与浪漫主义的抒情大为不同。它抒写的是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表现隐藏在普通事物背后的唯一真理,表现心灵的最高真实。正因为这样,象征主义作家反对自然主义机械地、生物性地描摹现实,反对过去的教条、规范和传统。他们通常采用暗示、意象、联想、隐喻和对应的手法来表现内心世界,含蓄地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阐述自己的思想观念,以及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探索。由于采用象征、暗示的手法,拒绝理性和逻辑,因此象征主义文学不可能清晰明朗,而是显得扑朔迷离,晦涩难懂,具有神秘主义色彩。象征主义文学,特别是诗歌,十分强调色彩、音乐效果和凝固性。同时对语言也进行很大程度的改造,对日常词语加以特殊的、出人意外的安排和组合,并赋予它们新的含意。
象征主义讲究艺术形式,注重个人内在的实质,反对文学的社会性、功利性,主张纯文艺理想。
象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兴起经历了一段较长的过程, 早在1908年鲁迅就翻译了俄罗斯作家安德列夫具有象征主义色彩的作品《谩》与《默》,不过他并没对象征主义有明确的认识。1915年陈独秀发表的《欧洲文艺史谭》可以说是象征主义在中国引起的最初反响。他在文中提及霍普特曼、梅特林克等象征主义作家,并介绍了些象征主义的观点,但对象征主义的认识依然还停留在模糊的层面上。直到1919年底,对象征主义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仍只是零星的涉及,如周作人译介了梭罗古勃的散文诗《童子Lin的奇迹》、《铁圈》和安德列夫的小说《齿痛》,刘半农译介了拉坦德维的《我行雪中》,沈雁冰翻译的梅特林克的《丁泰琪之死》、《近代戏剧家传》、《表象主义的戏曲》等等。1920年《东方杂志》集中刊登一批从文艺思潮角度介绍象征主义的文章,如昔尘的《现代文学上的新浪漫主义》,冠生的《法国人之法国现代文学批评》、《二十世纪法国文坛之新鬼》,胡愈之的《近代法国文学概观》等,对象征主义有较为详细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