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摆效应”是美国宪政的特点。纵观美国宪政历史,一党连续三届执掌白宫的纪录确实很少。让多个政党(美国是两党)的能人贤才,通过竞选,你方唱罢我登场,更好地为国家社会服务没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应是上佳的选择,这也是民主宪政的应有之义。
换人,让人人都有机会。客观地说,干两届总统,人的精力、聪明才智应该都达到极致,继续,只能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所以,民主宪政关于总统任期的设计是合理的。当然如果意犹未尽或者恋栈不已,可以再来,但前提是必须换人。小布什前有老布什,后有小小布什(小布什的弟弟,某州州长,据称是共和党2016年问鼎白宫的有力候选人之一);克林顿之后有希拉里(老婆踩着老公的脚印,准备再为民主党粉墨登场);这次奥巴马亚太之行没有带夫人米歇尔,据说她也在与奥巴马作政治切割,自己准备竞选参议员。美国总统选举绝不会出现“去年刘郎今又来”的状况。
“跛鸭总统”和“钟摆效应”是民主宪政国家才有的现象。“跛鸭”并不跛。本月,在北京的APEC峰会上,奥巴马颇让中国人有好感,他演讲时说美国欢迎“一个和平、繁荣、稳定的中国”,他承诺延长中国人访美的签证:学生签证5年,商业签证10年。奥巴马的亚太之行扮演了三个角色:前站在中国——客气(不是敌人就是朋友),次站在缅甸——收获(美国待收的民主成果),末站在澳大利亚——舒展(尽显自由世界老大的地位)。外交上,奥巴马重返亚太的战略应该说是有声有色,据说历届美国总统在任职后期(成了“跛鸭”了),都是将精力放到掣肘较少的外交领域。其实,奥巴马要做的事情很多,诸如争取国会授权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不让俄罗斯在乌克兰为所欲为,在伊朗继续进行禁核的谈判,在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传播……何尝成了“跛鸭”?“钟摆效应”则让美国的普通民众有了丰富的政治生活,有了对自己心中愿景的期待,可以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生活也才真正地充满阳光,显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