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政改滞后,决非仅是少数既得利益者阻碍所致,而是源于社会各界社会心理的历史合力。如果以上简析,大体符合实际,那么,只要这些社会条件没有大变化,政改滞后就仍将继续,就仍然是干打雷不下雨,不必对“XX大”和圣君贤相上台寄予过高期望。改变政改滞后,只能创造政改条件,克服上述滞后因素,只是谴责、呼吁,无济于事。
须知任何社会,都不可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何况还可能爆发内外突发事件。在缺乏政治合法性支撑情况下,一旦经济合法性丧失,或对突发事件处置不当,就将出现严重政治危机,弄不好就会爆发“革命”,想改革而不可得,象前苏联那样。即使勉强改革,也要付出沉重代价。因此,决不能将合法性完全寄予经济增长。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体制的僵化,必然危及经济发展,政改滞后实乃经济灾难前导。如果上下都只关注“民生”,怠慢“民主”和“民权”,那真是危乎其危。即使对外捍卫民族利益,也需全民同仇敌忾。没有民主政改,决难有此局面,抗日时期汉奸丛生即为显例。有必要提出“国民力”概念。所谓“国民力”,是指国民认同民族传统、国家政权,并有效捍卫它们的能力。只有人民真正觉得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是自己的国家,而且能有效自我组织,他们才会为国家奉献一切。
这才是真正的“软实力”。有多少“敌对势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国民力”薄弱。即使面对内忧外患,即使出现权力真空,“国民力”也能够迅速整合社会潜力,重组权力,避免国家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