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导演在影片“心灵重建”主题上的迷失外,整部影片对于“残酷青春”的态度也十分暧昧。剧情简介里说这三位青年是高考落榜后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但是影片中并没有明确给出这个伤痛来源,他们在影片中直观体现出的年龄反而更像一群大龄无业青年。他们在夜店迷茫地搞着地下摇滚、在铁轨上试图卧轨殉情、私自把房东的积蓄拿去赔钱,这一切真的都可以因为“青春的悸动”而被理解成理所应当的吗?难道就因为自己遭遇过种种家庭的不幸,这一切就可以解释成残酷浪漫吗?这种在“边缘青春”问题上暧昧不清的表现是导演在创作过程中的又一次迷失,对于青春这个东西《观音山》根本就没有认真的思考过,这还能算是合格的文艺片吗?
真正优秀的文艺片至少应当具备一种情怀,立足于现实,回首过去,也眺望未来,它与观众之间所产生的共鸣是发生在精神上的,而不是情绪上的。对于边缘题材的文艺片来说更应该注重这一点,暧昧的消极情绪无异于一次彻头彻尾的精神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