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历史国际政治环境和军事态势下发生的呢?它对于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在西藏边防线上的洞朗地区再次发生中印军事对峙的时刻,我们应该怎样认清中印边境冲突,把握当今的中印两国关系和仍在争端中的中印边界问题,从些鉴古知今的角度来回顾1962年中印战争的现实意义呢?因此,有必要对中印边境的历史进行简单的回述——
19世纪上半叶,号称“日不落国家”的大英帝国在亚州西北方向将边界推进到兴都库斯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汇合处的时候,“北极熊”俄国佬也正从另一方向朝着同一目标推进。
英、俄两国的推进,终于在喜玛拉雅山前停住了,他们遇到了另一个对手——大清帝国的抵抗。
19世纪中叶,大清帝国由于国力衰弱,西欧列强纷纷入侵。黑龙江以北及其支流乌苏里江以东近百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包括海参崴港,在1858年的《爱珲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中,先后被俄国强行霸占。
中国得到的沉痛教训是:千万不要在国家处于软弱地位的时候,谈判解决边界问题。
1892年,中国为了阻遏英帝国的入侵,在南部边疆的喀喇昆仑山口树立了一块界石,界石上的铭文宣告:“中国领土自此开始。”
然而,已将印度沦为殖民地的英帝国并不甘心就此止步,当时的英陆军少将约翰·阿尔达向其外交部和印度事务部呈交了一份文件和一张地图,公然将印中边界擅自划到了昆仑山一线。按照阿尔达的版图,阿克赛钦地区,叶尔羌和喀拉喀什河系的上游地区,都将并入印度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