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的餐饮食品店和超市里有不少包子,一看产地大都是中国大陆,如天津的“狗不理”,北京的“庆丰“,上海的“陈氏“大肉包等等。包子的种类很多,有糖包、肉包、菜包、汤包、小笼包、蟹黄包等等,林林总总,不下数十种。看来,澳洲人是不做包子的,但中国的包子尤其是肉包很受澳洲人欢迎。
包子是怎么起源的呢?饮食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虽然不影响我们继续吃包子,但总觉得还是搞明白为好。这样我们下次再吃,也许更有底气一些。
做包子,需要面粉、发酵技术和蒸制工具。
面粉来源于麦类植物。据史料记载,我国夏代已经有小麦种植,商代以前中国的面食比较简单,主要有将谷物蒸熟捣成粉状的“糗”。 2200年前,先秦时发明了石磨,春秋战国时有了旋转磨,到了汉朝才在民间普及。西汉以前磨齿为凹坑形,东汉时出现了辐射状,至西晋以后,磨齿大都成八区斜纹形,石磨从发明到成熟经历了五百多年。到了晋代,才发明了将麸、面分离的“罗”。晋人《饼赋》载“重罗之面长飞雪白”《齐民要术》也有“绢罗之”“细绢筛”的记述。从中可知,面粉是从1700年前的晋代开始就有的。晋代以前的面粉是粗制的麸皮和面粉混合物。
做面食要懂得发酵。11000年前,先民们就已经知道了酿酒。在周代的时候已经将发酵运用在饼食上了。魏晋南北朝时分为酸浆酵和酒酵两种。周代已能根据需要对面团进行分类调制。当时已有了冷水面团、热水面团、蜜水面团、油酥面团、发酵面团之分。到了元代,除了传统的酵汁、酒酵发之外,又开始采用了兑碱酵子发面法。为提供优质的包子馒头商业化的生产,侯氏制碱法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元代《饮膳正要》中有“征饼”的记载,便是采用兑碱酵子发面法。近代随着科学的发展广泛使用了老面兑碱发酵法和酵母兑碱发酵法,使包子的营养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