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亚各国和我国新疆戏剧史上,因受俄国传统戏剧的影响,哈萨克族歌剧、歌舞剧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早在十月革命前后,哈萨克语剧目就在亚洲西北部和我国新疆地区广为演出与传播。诸如《喀拉库孜与斯仁木》,亦称《黑眼睛》,《乌库尔高利贷》、《吉别克姑娘》等传统戏剧,苏联哈萨克族作家穆合塔尔创作的反抗沙皇征兵的悲壮歌剧《加力波尔》,以及由著名爱情长诗改编的歌舞剧《萨里哈与萨曼》为东方世界民族戏剧之林增添了璀璨的光芒。
哈萨克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歌舞始终为世人所瞩目和惊羡。根据俄国音乐家石塔伊维奇的研究成果,我们得知:“哈族音乐有一千种的曲、五百种的调”,其实哈萨克族音乐作品远远不限于此数量。仅拿该族例行的每年一度的大型民间文艺盛会“阿肯弹唱会”来说,最普通的“阿衣特斯”形式中就有习俗对唱、短歌对唱、长歌对唱、简札对唱、谜语对唱、比喻对唱、说教对唱、申诉对唱,以及赞颂对唱等,其数量名目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哈萨克自古以来拥有的较完整的大型音乐套曲“空额尔”,类似维吾尔族古典音乐“木卡姆”,据说有六十二首流传民间。至于长篇弹奏曲“葵达斯坦”更是、信手拈来数不胜数。有的人说,来到哈萨克草原就像投入民族音乐的汪洋大海,经印证,此话一点不夸张。
提及哈萨克族民间乐器,一般人只知道常用的仅“冬不拉”一种,岂不知将该族各种传统乐器汇聚起来,其数量与质量足以与其他任何一个民族媲美。在此音乐艺术物质的大千世界中,我们不仅看到有全套的弹奏、拉奏、吹奏和打击乐器,仅“冬不拉”就有五种不同类型和十几个品种。早在四十年代,我国著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滞留在苏联哈萨克斯坦时,就在阿拉木图和库斯坦奈多次聆听过以冬不拉演奏为主的大型音乐作品,并深受感染,激动不已地创作以及与哈萨克音乐家演奏过交响诗《阿曼盖尔达》和《神圣之战》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