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乾道九年(1173),四明人史浩尝过镇江金山寺,慕水陆斋法之盛,乃施田百亩,于四明东湖月波山专建四时水陆,以为报四恩之举;金山水陆法会自宋代流行以后,很快地普及于全国,特别成为战争以后朝野常行的一种超度法会。
元代延佑三年(1316),朝廷设水陆法会于金山寺,命江南教、禅、律三宗诸师说法,参加僧众一千五百人,径山元叟行端有《朝廷金山作水陆升座》法语(行悦《列祖提纲录》卷十六)。至治二年(1322)所修水陆法会,规模尤大。正印《金山大会归上堂》:“金山大会,诚非小缘。山僧得与四十一人善知识,一千五百比丘僧,同入如来大光明藏,各说不二法门,共扬第一义谛。”(《月江正印禅师语录》卷上;又有《朝廷金山寺建水陆会升座》法语,见《列祖提纲录》卷十六)此外大都(今北京)吴天寺、五台山、杭州上天竺寺等南北各地,亦都曾举行盛大水陆法会。
金山水陆法会历经隋、唐、宋,至元、明两代兴盛起来,清代晚期衰落。金山是水陆法会的起源地,历来有着很好的师承关系,是举行水陆法会的中心。改革开放已来金山水陆法会有了进一步发展,先后组团在北京、五台山、天津、厦门、港台、新加坡举行水陆法会,弘扬水陆文化。
水陆法会的道场分为外坛和内坛。外坛多设于环绕大殿或法堂的厢房配殿中,是念佛诵经的坛场,内坛多设于寺庙中心的大殿或法堂,是法会活动的主要坛场。现将外坛和内坛的情况具体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