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与“清明”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早期,这两个节气的时序刚好调个位置,现在有学者称谷雨节气这天为“古清明”,但作为节气名的“谷雨”一直没有改变过。
“谷雨”之名是如何来的?最有代表性也最流行的说法是“雨生百谷(物)”。这一说法见于《孝经纬》:“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言雨生百谷,物生清净明洁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谷雨”条也有类似的说法:“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此记载也认为,谷雨节气得名与雨水有关系。但不容忽视的是,《孝经纬》为汉佚书,而二十四节气早在先秦时已出现,“雨生百谷”一说只是汉朝人的观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元人吴澄编撰,成书就更晚了。所以说,谷雨得名于“雨生百谷”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古人为什么强调“谷雨要雨”?
《养余月令》:“二十七日,宜沐浴,令人神清气爽。”
那么,“谷雨”为什么不干脆叫“谷风”?《诗经·邶风》中的《谷风》诗中开头就是“习习谷风,以阴以雨。”看来,古人早知道刮谷风的时候多阴雨天,以“谷雨”名之或许更恰当?
从农业生产来讲,谷雨节气到了以后,南方开始育秧,更需要的是雨水,而非谷风。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下秧正当时”就是这个意思。而将这个节气定名为“谷雨”还含有先秦农人祈求雨水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