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张学良悲天悯人的退让,间接导致同月山海关失陷。同年三月,由于粮草不足的缘故,张学良所组织参与的热河抗战因之失败。1935年秋,红军经过长征抵达陕北吴起镇会师,同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北平组织大学生示威游行,举着“兴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的旗帜,有利的冲击了以蒋介石为领导核心的部分国民军高级将官所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同年12月17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三人,为守卫中华、共御外辱的战略大局计,决定搁下昔日国军大举屠共之仇,携手并肩,抗击日寇,并发文《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次年6月1日,陈济棠、李宗仁为中共赤子之心所感,革命情怀所动,毅然决然向蒋介石申请准许粤桂部队北伐。可惜,其时老谋深算的蒋介石仍旧为“打江山者坐江山”、“宁赠友邦,不予国人”的封建帝王思想所束缚,唯恐共军日益坐大之后,自己会大权旁落。
故而心存想在消灭中共之后,再行北伐之意。他以过人的权谋,兵不血刃的智计,令陈李二人所部自相残杀并趁机夺了二人兵权。可惜,这份出色的政治天赋、军事才能并没有被他使到救国救民的正途上。
1936年9月,中共与张学良正式签订了《抗日救国协定》,张学良很快为世界共产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葛兰西文化理论)所吸引,并声明愿与中国共产党平等交流、求同存异、守望相助、互为犄角。这一声明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充分认同与肯定。同年10月,蒋介石为打压东北军与中共的合作,发动“艳晚事件”,拘捕中共地下党员宋黎、马绍周、关沛苍。张学良对于蒋介石的敲山震虎之举不以为然,并据理力争,劝谏蒋介石北上抗日,蒋介石未允,二人展开争吵。同年,10月29日、11月27日、12月2日、12月4日、12月7日,张学良又为此事对蒋介石进行了多次“苦谏”,均已无果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