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进兄给我传了篇文章《<弟子规>是毒害儿童的精神鸦片》。作者说,清朝一个秀才作的《弟子规》“主题就是听话,无条件的服从。只强调无条件的服从,就会产生十分有害的后果,人的本性会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压抑,虚伪将取代真诚,根本不会有气宇轩昂的骏马,只会有温顺听话的蠢人”。
尽管《弟子规》的流行,与皇权的极力推崇分不开,但其中部分内容,至今用来教育孩子,也不失为好教材。比如,“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等等,都是在教孩子们如何为人处世。
不过,作为皇权下的产物,《弟子规》的毒素很浓,毒性不可小视,如果一味效法,不加选择地学习,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不利。这一点,我非常清楚,所以,我坚持反对如今一些人不加选择地向孩子进行灌输。比如,“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父母有病,作为子女精心侍奉,这是应该的,“药先尝”因时代不同了,也大可不去讨论,只是“丧三年,常悲咽”实在是有失人道。父母去世,三年悲痛,又“居处变”,若真的做到,一个好人也垮了。再比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劝人少说话,似也不错,可接下来的“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却值得商榷。“揭人不揭短”,要看什么事,对于不良行为都不揭露,都不批评,那社会如何向善?